以下刊物的格式為 PDF 檔,電腦需要安裝 PDF Reader 才可開啟:
足底筋膜炎屬於中醫「痹症」的範疇,外感寒濕、肝腎虧虛或氣血不足,引起足少陰腎經及足太陽膀胱經氣血不通、筋骨失養而形成。針灸和推拿按摩可有效舒緩足底筋膜炎的疼痛,常用的治療穴位有委中、承山、陽陵泉、足三里、太溪、崑崙、湧泉等,日常自行按揉以上穴位也有一定幫助,但切記手法宜輕柔緩慢,不能過度刺激,每個穴位約按壓 1-2 分鐘,每日 1-2 次即可。
每位女性踏入更年期時表現的症狀及嚴重程度不一,不同體質的女性在此階段表現的症狀也因人而異,中醫的治療以補腎為主,臨床根據每位女性表現的症狀,辨別其體質、其他受影響的臟腑及體內陰陽氣血的情況,再為其定制合適的治療方案,從整體論治,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。
由腎虛導致的陰陽失衡, 會使婦女在絕經前後出現月經紊亂、潮熱汗出、手足心熱、面紅、煩躁、心悸、失眠、健忘、眩暈、耳鳴、腰背酸痛、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。
仁愛堂 — 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(離島區)憑積極參與醫管局推行的「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」及「住院病 人中醫特別診療受服務」計劃,於2021年11月28日獲邀出席「十八區中醫診所同心抗疫嘉許禮」。
醫院管理局於2021年1月26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社區治療設施開展「住院病人中醫特別診療服務」,為2019冠狀病毒病患者提供多一個治療選擇。
仁愛堂 — 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(離島區)為服務提供處方中藥的配發及運送,致力為病人提供適切支援。相關服務於3月中旬移師至北大嶼山醫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繼續提供。
情緒病在香港愈趨普遍,當中以抑鬱症個案最常見。中醫在治療抑鬱症,有明顯成效,方法是用藥及針灸雙管齊下。
由於中藥屬天然藥物,安全性高,藥性溫和療效佳,而且副作用少,再根據患者的情況,配合針灸,通過激活穴位,調整人體機能,能夠明顯紓緩因情緒病引起的不適,最重要是針灸不會造成依賴性或成癮。另外,中藥和針灸也可紓緩西藥的副作用,使患者更願意按時服藥,有助穩定病情。
病人撰信分享求醫經歷並表揚本中醫診所團隊:
本人因患上退化膝關節炎, 突然不能走路,急症入院留醫 12 天。 出院後看了很多位名醫、物理治療師,但每況愈下,還入了兩次急症室, 經醫生確診要換膝蓋,或終身與拐杖為伍,但這都不是本人所期望的方案。
本人對此症毫無認識,當時真的很沮喪、害怕、無助、忐忑不知怎算好。後知悉東涌仁愛堂有針灸科,抱著一試。
腰椎病種類繁多,包括腰椎間盤突出、腰椎骨質增生、椎管狹窄、腰肌勞損、腰椎退行性病變、風濕或類風濕性腰痛等疾患, 均可以影像檢查如 X 光、 CT 掃描、 磁力共振 (MRI) 明確診斷,其中最常見的乃腰椎間盤突出症。正常的椎間盤富彈性和韌性、具強大抗壓能力。但隨著年紀老化,椎間盤會逐漸退變,彈性及抗壓能力減退,引致椎間盤易在受力最大處,即纖維環的後方,由裡向外產生裂隙。當纖維環破裂,髓核組織會突出或脫出壓迫脊神經根,導致腰腿疼痛。
頸肩痛多發於頸椎病的前期,而長期伏案、集中注意力的工作人士、 中老年人, 以及女性的發病率較高。當中最常見的病因, 是由於坐姿不良和長期使用電腦而引起。從事電腦操作需長時間不斷運用頭、眼及手部,容易導致操作者的頸肩部肌肉酸痛、骨骼長期緊張及手部神經受壓, 引致頸肩痛。嚴重的更會影響日常生活, 甚至喪失活動能力。
由於現時仍未有治療頸肩痛的特效方法,因此有效的紓緩方法是按壓穴位,而最常用的是落枕穴。落枕穴位於手背上,在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間的盡頭,大約一指寬的距離,輕壓便有壓痛感的位置。
返回〔首頁〕